市场是检验广告的唯一真理。一句广告语只有不断传播,积累用户心智这一环节到一定程度,才能抢占终端。
加多宝过去大规模投放广告进行饱和攻击,早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壁垒。
二是“好”。
“怕上火喝加多宝”短短7个字浓缩了精华,不仅戳中用户怕上火的痛点,并且给出了消除恐惧的方案,高效传递了加多宝的使用场景和功效,构建“上火=加多宝”的消费场景。
作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,加多宝也用广告语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 好文案,一句话就够了,它可以为品牌实现“一句话营销”。相反如果文案力不足,砸再多钱都是徒然。
正如华与华所说,广告语不是你说一句话给坤石听,而是你设计一句话让她能说给坤石听。这表达的就是, 广告语不止是传播,还要“播传”。而“传播”两个字中,“播”比“传”做起来更加困难。
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川上徹也《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》一书,里面就分享写好一句话要点。结合书中提供的方法论,为大家重新梳理一些文案技巧。
加入「我」:与我有关才是事
顾名思义,就是圈住特定的对象来沟通,让人觉得与自己有关,进而产生感同身受。这样可以为用户赋予“主角光环”,不会让文案与用户擦肩而过,而是跟他们产生双向互动。
我们常说的“关我屁事”、“关你屁事”虽然听上去是骂人,但却真实揭秘了一个真相:关我事才是事,写文案亦如此。
比如,中国银联围绕疫情拍的大片,就将疫情比喻成一场大考,取名为 《我们都是答卷人》,表达了疫情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底层意义。
试想一下,如果中国银联改为“他们都是答卷人”或者“医生、学生、老师都是答卷人”,显然就没那么有代入感了。
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医生,也不是人人都是教师。
又如 RIO微醺联合周冬雨拍摄的《走在雨中》,一句 “终于,我把自己还给自己了”浓缩了广告的精华——一个人喝酒,做回最真实的自己。
该文案不仅营造了一人喝酒的场景,还强化了“RIO微醺=一个人的小酒”的产品定位。
加入「语感」:营造节奏快感
前面我们说了,一句优秀的文案,必然是利于传播。这就需要我们要能写出节奏感强的文案,所以不妨像唱歌一样去写文案。
以B站短片《后浪》为例,最后落版的文案 “奔涌吧,后浪”,就是一句富有节奏感的文案,契合了我们日常说话的语感。
同理,健身平台KEEP去年推出的《怕就对了》广告,其中的 “怕就对了”,就像是脱口而出的口头禅,朗朗上口,让人记忆深刻。
加入「数字」:增加说服力
文字是抽象的,数字是具体的。有时候给文案加入一个具体数字,就好像立了一把可丈量的尺子。因为有了感知力,让事物更加直观形象。
比如最早百度外卖推出过一支广告,有句话让人记忆犹新: 人生不过76000多顿饭。
如果百度外卖只是单纯描述为“人生不过一日三餐,四季五味”,传播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。
虽然也是用了数字,但文案感受起来还是比较广泛。
把“一日三餐”的抽象概念,具体到“76000多顿饭”,本质是放大了每一顿饭的唯一价值。这样更容易激发用户对于 “每顿饭都值得被用心对待”的认同感。
加入「问题」:善于装傻提问
品牌写文案不能光是自娱自乐,偶尔也要抛出问题引导用户“答题”,这或许会收获出其不意的互动效果。
即使他们不参与讨论,问题往往勾起大家的好奇心,吸引他们往下看解除心中的困惑。
方太一则 《我们真的需要厨房吗》的广告,在短片中就以提问式文案开篇,引出“有厨派”和“无厨派”的两派观点。
这样一来,不仅避免品牌一刀切“盖章定论”,还能把问题的答案交给用户接棒,不管做不做饭的人都会感兴趣。
包括不久前快手一句刷屏的文案—— 《为什么要喊奥利给》,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,多数人尽管认为生活本来就应该打气,但还是会忍不住一探究竟。
加入「效果」: 说出你的好处
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心理,尝试在文案加入产品效果,给用户打下一针强心剂,让他更好地平衡利弊。
比如京东过去提及的 “多快好省”。
还有每日优鲜主打的口号 “最快30分钟送达”,给消费者清晰传递明确的利益点,就是配送够快,速度有保障,瞬间消除用户对于配送过长的顾虑。
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,比起介绍产品功能,他们更关心“我能获得什么”。当然,这样告知效果的前提是绝不虚假宣传。
加入「二手」:玩梗造词改文案
除了二手车、二手房,文案其实也有“二手”,我们要学会“改造”文案。
成语、俗语对于多数用户来说接受程度更高,传播成本低。不妨搬出大众熟悉的文案、流行的网络词进行二次创作,以玩梗、造词形式呈现等,提高用户记住文案的效率。
德芙去年联合故宫推出联名款,主打的slogan就是 “宫送新福,年年得福”。
借助“宫送”与“恭送”形成的谐音,组成全新祝福文案:既点出了故宫的联名方,又传递了“送祝福”的动作。
还有前段时间,高德地图围绕“周三打折日”活动写文案,为了强调折扣的亮点,将“低的显而易见”改造为 “低的显‘鹅’易见”。
高德地图聪明的地方在于,为“显而易见”成语加入动物的符号。一字之差。效果却截然不同。
加入「真话」:讲出大家心里话
奥格威曾经说过—— “广告应该说真话” 。
假话虽然动听,但最好的沟通套路就是真诚,以品牌的名义讲出大家的大实话,可能更容易引起共鸣,还可以借此表现品牌真诚的一面。
不华丽,不浮夸,是真话的正确打开姿势。
看台湾宜兰礁溪老爺酒店的一组文案:「有些任性,大人才懂 第二季——天后休假中」,句句大实话,把“ 想休却不敢休,不能休”的真相隐藏其中。
还有宝洁近两年母亲节主题 “爱在日常,才不寻常”。细细品味,其实宝洁点出了很多人母亲节只是线上过节,告诉消费者最好的关爱,应该是重在日常陪伴。
网易蜗牛读书一组“时间出新知”的文案,也有这么一句话很真实, “总说静不下心读书,可不读书怎么静下心来?”
文案一语中的,揭露大家以“静不下心”的惯用借口,作为逃避读书的方式。
加入「感官」:把五感体验融入文案
所谓五感,就是听觉、味觉、视觉、嗅觉,触觉。从感官角度出发创作文案,如同给你的用户现场直播,唤醒他们的五感记忆。
一般来说,这种方法写更适合用于写美食、饮料文案, 让人一看就觉得文案“下饭”、“好吃”。最经典的莫过于M&M's的广告语“只溶在口,不溶在手”。
再拿最近很火的《风味人间2》文案为例,有一张海报是这么夸“肉”——“ 世界上没有一块肉可以是一座孤岛”。
文案堪称走胃走心,远比“真香”更贴切,不仅仅把肉感写到胃里,还成功挑动了大家的味蕾。
还有不得不提的饿了么星选,就曾以“不时不食”主题推出了“馋哭”的短片。我对其中一句描写“京味斋”的文案,印象深刻: “每一口,都是春天”。
让人透过短片,就能脑补春笋的鲜嫩清脆口感,咬一口满是春天的气息。
加入「故事」:学会讲好听故事
爱听故事是人之天性,富有故事感的文案因为拥有生活的样子,可以增加文案的烟火气。
在用文案讲故事这一点上,最擅长的就是支付宝、江小白和方太,总能用一句话包装一个故事,触动人们对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想。
江小白最近出的“云毕业”文案,就是锁定毕业故事场景,以打包行李的画面传递毕业的不舍,满满的故事感。
加入「比喻」:帮助消费者脑补
用好比喻的关键,是对生活同类事物有洞察,才能对熟悉的事物信手拈来,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文案,更好地脑补画面。
就像方太“蒸汽放映厅”的两组文案,把夫妻关系经营比喻做“火候的把握”,比喻成“水与火”,看好火候、水火交融才能相处融洽。
当然以上只是浅谈一些文案技巧。但经过盘点这些文案,我们就不难理解,为何加多宝对于“怕上火喝加多宝”文案如此“长情”。
一句好文案,必定是经过千锤百炼推导出来的。
好文案并不需要太长,关键是怎么用一句话,就说到消费者的心坎上。句句有理,句句有力,才能将品牌敲进用户的心智中。
就像分众传媒江南春说的“让自己的品牌成为新品类、新特性的代言者,有助于品牌建立起较深的护城河。”
每个消费者的心智,就好比一个容器,容量大小有限。护城河这条河一旦装进消费者心智里,就很难改变了。